FDA宣布逐步取消动物实验,类器官迎来新格局
近日,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宣布:计划逐步取消单克隆抗体及其他药物的动物实验要求。以更高效、更具人体相关性的新型方法取代动物实验,以提升药物安全性、加快评估进程、减少动物实验、降低研发成本及药品价格。新方法包括基于人工智能(AI)的毒性计算模型、实验室环境中的细胞系和类器官毒性测试(即所谓的“新方法论”),同时使用真实世界数据确定药物的有效性。

图片源自FDA官网
FDA 将推广使用在实验室培养的人类 “类器官” 和器官芯片系统来测试药物安全性,这些系统可以模拟人类的肝脏、心脏和免疫器官。这些实验能够揭示在动物身上容易被忽视的有毒影响,为人类反应提供更直接的窗口。
近年来,类器官、器官芯片技术已逐步显露出爆发之势。在国内,2023年10月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(CDE)发布关于公开征求《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通知,指导原则明确将类器官、微流体等新技术纳入人源干细胞产品非临床研究评价模型,并提出:“当缺少相关动物种属/模型时,基于细胞和组织的模型(如二维或三维组织模型、类器官和微流体模型等)可能为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提供有用的补充信息。”同时,《人源化肿瘤类器官个体化抗肿瘤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规范》(T/CRHA097—2024)已经正式获得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的批准,并将在2024年12月10日开始实施。
行研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曾预计,2022-2027年全球器官芯片市场将以30%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,相信FDA这一举措的宣布,将会进一步加速这一趋势。

Cytoplay® PDO肿瘤类器官个性化药筛
精准建模肿瘤微环境,加速药敏研究与临床转化
技术原理
Cytoplay®PDO基于专有的高通量阵列式软基质细胞芯片,对肿瘤组织(含穿刺组织)酶解后获得的单细胞悬液进行芯片阵列和细胞培养。数万至几十万个孔(依据细胞数量)中的共培养条件,可以为单个肿瘤干细胞形成肿瘤球提供较好的条件。单个肿瘤干细胞短至3-5天即可形成大量肿瘤细胞球,再经过优化后的微流控分选技术,获取大量均一化的肿瘤细胞球,为后续肿瘤药敏等研究提供充足的样本。

五大核心优势
标准化/均一化
无基质胶设计 + 均一微孔工艺 + 微流控分选,药敏变异系数<5%,远低于目前行业平均水平15%-30%。
高通量
数万均一微孔/芯片,最高可承载数百万细胞,平均生成上万肿瘤干细胞球,适配大规模药筛。
周期短
3-5天成球,8-10天完成药筛,效率提升50%。
样本需求少
穿刺组织即可(100-150mg),解决临床样本稀缺痛点。
代表性强(个性化药筛)
单肿瘤干细胞来源成球,保留“癌王”特性,临床药敏一致性≥90%。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
新闻资讯
News and Information
友情链接
关注我们